春日的午后,慵懒的气息浸润在阳光中,缕缕微风拂过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在远离人群的的长椅上,惟有书为伴。偌大个校园,没有烦喧和扰乱,只剩下一片清简的时光。一行,一行,又一行地略过眼前的文字,犹如一叶漂浮在浩瀚大海上的小船似的,在漂浮之中寻找着目的地,寻得心灵的港湾。
很多人都说,阅读犹如品一杯茗茶,清香袭人,沉醉在这安然的岁月中。殊不知,一杯又一杯之后,茶汤已清,味已近无,单薄中方悟得吾心安处,于书亦然。初读苏轼,记得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横槊气概;再读苏轼时,看到了被投至到御史台狱中的苏轼,“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触及内心的胆颤与心惊。后来不厌其烦地阅读、翻检,在诗词文中试图去接近苏轼,了解苏轼:一直处于政治漩涡之中的苏轼,依然光风霁月,“一蓑烟雨任平生”,在苏轼的深厚、广博、诙谐之下,有着一片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小船也会在深邃的大海中孤独地行进着,不知漂至何方。那此时,阅得一本好书,犹如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在耳边叮咛,在惊涛骇浪中安全地驶向宁静的港湾,纵使孑然一人,依然义无反顾奔向远方。
就这样,一本、一本地去读,去感悟那些被记录下来的文字,去聆听《诗经》中的吟唱,感悟魏晋时的朝夕,倾听大唐诗人的凌云壮志,探寻埋藏在宋词中的诗酒年华。在那厚厚的书中,有着我们不曾到达的年代、不曾见过的梦想,但阅读让我们搭乘了一艘小船,能够驶向彼岸,寻得归处。
风过,飘来一阵淡淡的香气。放下手中的书,抬头去望时,才发现原来是校园里的槐树盛开了,热热闹闹的,一串串点缀在绿叶之中,纯真香甜的味道若隐若现,却又安静极了,就如汪曾祺在其文章中写道,“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槐花初覆广庭香,小时候的我,看着一串串白嫩嫩的槐花在母亲灵巧的手中,飞飞扬扬地散落在盆子里。按捺不住心中的雀跃,抓起一把赶忙填进嘴里,深怕母亲会责怪。白色的花朵触及到味蕾,一个一个地裂开,瞬间,清香的味道甜至心中,嘴角的笑意便在这春日里荡漾开,伴随着母亲会心的一笑。父亲会在等待的时间里,陪我识字,给我讲故事,让我焦躁的心灵在谆谆教导中沉静下来,等待着母亲将槐花变成可口的食物。槐花留在唇齿之间的满足停留在了悠长的岁月里,而父亲教给字词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让我寻得读书好时光,帮我指认远处的光和深处的智慧。
一阵喧哗声由远及近,原来已经到了上课时间,忙收拾起书本,迎着人流走向教室,与熟悉的、陌不熟悉的充满朝气的面孔打着招呼,捧在手心的书,落在心底,就这样相伴走向远方。
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