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教授在曲阜参加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应邀再次来访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并在631报告厅以《从“出人头地”到“安身立命”──迈向廿一世纪人类文明的教育反思》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生动的学术报告。社会科学部主任秦建中主持了报告会,济宁校区200余师生聆听了报告。
在报告会上,林安梧教授认为,教育不能只是“竞争”,教育更重要的是“生长”;教育不能只是“制造”,教育更重要的是“创造”;教育不能只是“搞定”,教育更重要的是“转化”;教育不能只是“功名”,教育更重要的是“成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能“教条桎梏”,教育不能只求“出人头地”,教育更重要的是“安身立命”。
林安梧教授说,现代教育鼓励我们追求卓越,而竞争意义下的“出人头地”,早已经偏离了“士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目标。教育不是鼓励竞赛,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要追逐跟人竞争的卓越感,那种卓越感很容易异化成“有我无人”,它很难产生“士以天下为己任”的这种带有服务意识的人生观,或者说难以产生能够去担负更多责任的这样一种卓越感。而我们只有真正去正视人应该如何“安身立命”,人的生命所重何在,我们才会明白怎么去做。所以,今天我们更应该考量的,不是什么“出人头地”,而是“安身立命”。而“安身立命”并不是安于现状、无所事事,而是在精神有所寄托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事。儒家传统强调“修己安人”、主张“安身立命”,这种“文明以止”贯通“天地人”的王道文明,进到廿一世纪,应该积极参与到人类文明的交谈与对话之中,并经由一带一路的铺展,传到全世界。人类因之而能共生、共长、共存、共荣。
报告会上,林安梧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


(胡昱)